搜索
加载中 ...

发消费券不是赶时髦,避免弄巧成拙

原创 谭浩俊 · 2020-09-18 12:30

发消费券不是赶时髦,避免弄巧成拙

据媒体报道,从各地发布的数据来看,消费券发放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目前,全国整体发放消费券总额超过300亿元。按照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测算,消费券的杠杆效应已经体现,每1元钱的政府补贴能带动3.5元至5.8元的新增消费,杠杆效应达到3.5倍以上。

我们并不否认,在疫情对消费带来一定冲击和影响的情况下,消费券确实对消费起到了一定的拉动与提振作用。但是,也不要过度夸大其作用效果,不要盲目乐观,尤其不要为了体现政府在这方面的重视,把正常消费也强加到消费券的作用上去。

事实上,消费券在发挥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复苏作用的同时,“薅羊毛”“虚假消费”等方面的问题也在逐步暴露。如在网络上发帖收购消费券,再通过虚构消费的方式,与消费者分成套利。又如通过技术手段批量抢领消费券,然后再低价售卖。更有甚者,与商家串通,以虚假消费方式实现消费券套现,等等。

虽然说不能因为出现了一些问题就否认消费券的作用,就认为发放消费券是错误的。但是,也必须看到,一些地方发放消费券的动机并不是很好,真正目的并不是为了拉动消费、提振消费,而是赶时髦,是因为其他地方发放了消费券了,无奈之下也必须发放消费券。至于发放消费券的效果,并不重视。尤其是发放消费券后到底取得了怎样的效果,更是不闻不问。需要数据时,随便估一下。

殊不知,消费券要真正发挥作用,要研究的问题是很多的。因为,无论是通过平台发放消费券,还是与商家合作发放消费券,都有可能出现漏洞,引发矛盾,稍不留神,还会留下后遗症,就会影响消费券的作用与效果。特别是餐饮消费券,低价转让、批量抢领现象是比较严重的,且真正会使用消费券,也需要通过消费券予以帮助的居民,不一定能够抢领到消费券。更多情况下,消费券成为了少数人的游戏工具。

更加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疫情得到全面控制,绝大多数地方已经可以聚会的情况下,消费券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小。因为,有没有消费券,居民都会消费。也就是说,消费券的作用,已经从拉动消费转向减少极少数人的消费开支上,是帮着省钱。这样的消费券,还有多大意义呢?为什么还要通过发放消费券来拉动消费呢?

正如专家所言,由于消费券具有使用范围、使用门槛、使用期限等方面的限制,那些真正可以通过消费券拉动的消费,反而被遏制住了。如中低收入群体,面对消费券,是会非常为难的。消费吧,需要“配套”更大的开支,从而影响其他方面的开支。不消费吧,会浪费消费券。

也许有人会说,发放消费券就是鼓励居民消费,就是想让居民配套消费。可是,对一些中低收入群体来说,消费并不是可以随心所欲的,也是需要有计划、有节奏的。特别是低收入家庭,如果为了使用消费券而使用消费券,必然会影响到其他方面的消费。从表面看,拉动消费了,实际上,总消费并没有增加。更多的低收入群体,可能会把抢到消费券低价转让,从而失去了消费券的作用。

更没有意义的是,一些地方把发放消费券变成了商家的促销手段,与个别或少数几个商家联合促销,从而使消费券变成少数商家的福利,而不是所有商家的共同刺激消费手段,改变了发放消费券的初衷,也造成了发放消费券的不公平。

发放消费券,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和促进消费,而不是赶时髦。有条件的地方,有需要的地方,可以通过发放消费券拉动消费。没有条件,或没有需要的地方,也没有必要一定非发放消费券不可。如果勉强为之,不仅加重财政负担,也会在盲目操作中弱化消费券的作用,甚至扭曲消费券的发放本意。

所以,对消费券发放,还是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依据需要确定。尤其在疫情得到控制的情况下,更要认真研究发放消费券的手段、方法,评估发放消费券的作用效果。原则上讲,像餐饮、购物等方面的消费券,应当不要再发放。消费券的重心,可以转向低收入人群,转向定向购物等方面,如家电、学生的学习用具等,让低收入人群更多享受消费券带来的帮助。同时,可以与小微企业建立联系,发放专属小微企业的消费券,给小微企业走出困境提供一些帮助。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载
文章
2020
09/18
12:30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