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了,超预期
今天盘前央行来给咱们送温暖了,2022年1月17日央行开展了7000亿MLF和1000亿OMO操作,同时将MLF利率和OMO利率均下调了0.1%。央行这波操作是降息+超额续作,力度应该是略超市场预期的。
为什么我强调应该呢?因为元旦假期开年回来之后市场的预期非常混乱,我也搞不太清楚市场究竟有多少人能坚持相信咱们央行真的能扛着美联储的加息预期去降息。
对于我来说,我是非常相信咱们央行的能力,在大号解封之前我就给大家写过关于央行“以我为主”的降息逻辑《发车的时间临近了》
从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中美两国很多政策做法都是反向的。由于疫情的影响,中国的经济复苏周期跟美国甚至跟全球的经济复苏周期是错位的,导致货币宽松的节奏不同,也是错位的。
我们是最早把疫情控制好的大国,大概在2020年4月之后,我们国内就基本把疫情控制住了,偶尔在全国各地爆发的零星疫情虽然反复影响消费、航空旅游等行业复苏,并不影响整体大局。
但2020年4月之后才是全球人民噩梦的开始,在这之后全球新冠确诊病例不断攀升,全球每日至少有约28W人确诊感染(现在因为新冠病毒变异增强了传染性已经远不止这个数字,不过死亡率是下降的)。
我们在2020年4月之后基本控制住疫情,在2020年5月开始边际收紧退出宽松。虽然后面整体还是宽松,但没有疫情爆发那个时候那么松。回头看,我们过去一年股市表现不如美股,实际上是因为我们提前主动控制的缘故。
在这次疫情影响下,中国经济复苏其实是全球比较好的。在我一个月写这篇分析的时候,咱们还没披露2021年GDP增长数据,今天数据刚好新鲜出炉:2021年中国GDP同比+8.1%。
这是因为我们疫情控制得好,抢先复工复产,向全世界出口产品。美国向人民直接派发现金,提高了购买力,但相当一部分是购买了中国产品,这些钱间接流向了我们。
趁着出口数据不断超预期,我们主动提前控制杠杆,提前对某些重点行业开刀做手术,未雨绸缪地拆除了一些未来可能会爆炸的风险。类似的事情我们在2018年也干过,但相比之下今年股市并没有当年那么惨,这里面就有提前控制好疫情,提前复工复产,向全球出口商品的功劳。
目前对某些重点行业的手术已经接近尾声,待手术正式完成,就是步入新一轮康复期。而相反,美联储之前持续宽松放水,他们接下来要面对的可能是比我们更大的一台手术。
其实可以用“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松我紧,敌紧我松”来形容。你要持续宽松,那我就适当收紧,反正我可以靠出口赚你的钱。如果你要收紧了,那我出口赚不到太多钱,就适当放松其他领域。
前段时间的LPR降息,今天的MLF+OMO降息都说明了我们的货币政策是“以我为主”。
其实在我看来,这次降息应该是符合预期的,但可能由于前段时间市场过分担心美联储加息的影响,又有很多资金不信了,今天市场大涨应该就是修复这个预期差。《三个预期差》
12月20日,央行将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调0.05%,五年期利率则保持不变。下调一年期LPR利率主要是希望减少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刺激经济需求。五年期LPR利率没有下调,则是坚持“房住不炒”。接下来1月20日又是LPR的降息窗口,我不知道会不会降,但我相信咱们央妈是能够“以我为主”的。
困难时期,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我们应该花更多时间去寻找继续能高速增长的细分行业,而不是去跟咱们央妈博弈货币政策节奏。细分行业的投资逻辑,我们一直都有跟大家分析的,上周行情较差,大家可能也没怎么看进去,如今有空可以点击下方蓝字重温一遍。
1、趁大跌,梳理高景气度行业的逻辑
2、今天继续买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