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加载中 ...

中国平安,尚未“平安”

原创 摩根频道 · 2022-10-07 17:56

或许是为了提振投资者信心,也或许只是纯粹为了报喜,2022年上半年业绩增势良好的中国平安,成为A股上市的众多险企中,第一家披露中期财报的企业。

根据8月23日公布的中国平安2022年中报,截至6月30日,中国平安上半年总营收6121亿元,同比下滑3.70%,而归母净利润602.73亿元,同比增长3.91%。尽管营收相对缩水,但利润却是实打实获得了增长,尤其是净资产收益率ROE达到了20.4%,远超全球38家保险企业的加权平均值13%。

只可惜,即便业绩表现释放了不小的积极信号,投资市场依旧不为所动。除了财报发布当天引发短暂抬升外,无论A股还是港股,中国平安的股价走向依旧没能有所改善。

截至9月21日收盘,中国平安的A股股价跌至43.15元,在10个交易日内下跌了1.71%,最高跌幅4.24%。港股股价更是以2.95%的幅度跌至42.75港元,5个交易日内最高跌幅甚至达到7.08%。

据不完全统计,从2022年初至今,中国平安的跌幅达到11.74%,在全部6家A股上市险企中排名第4,仅次于23.05%的中国太保和27.54%的新华保险。这或许也在表明,上半年表现良好的中国平安,似乎还远没有到达彻底“平安”的时刻。

一、新业务价值指标持续下跌,拒绝理赔“黑历史”涉及违法违规?

作为中国平安的业务基本盘,保险业务一直以来,都被投资市场诟病为“缺乏想象力”的稳健板块。

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永远相信保险业务,但最好也不要对这一板块的高速发展,报以太大希望。尤其是在经历过新冠疫情和经济下行的冲击后,中国的新生人口趋向负增长,人口红利逐渐流失之下,保险行业的快速上升窗口也趋向于关闭。

综合中国平安寿险和健康险业务的往年业绩,明显能够看到,从2018年开始就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增势缩水。例如2018年增长幅度为35.06%,随后3年间,依次降低为24.68%、5.03%、3.64%。

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有很多,不过其中较为突出的,一个是消费者用户层面更关注的,平安人寿在理赔环节存在的较大争议。另一个,则是投资者更关心的,在中国平安改革过程中持续下滑的新业务价值指标。

1.平安人寿拒绝理赔案例,屡次涉嫌违法违规。

对于保险行业而言,理赔永远都是绕不开的争议环节。从天眼查中就能看到,中国平安面临着大量的司法纠纷,其中有不少都集中于理赔环节。

姑且不论此前发生过的大量“黑历史”,仅是2022年,就已经有不少的案例发生。例如2022年4月,曾有陕西某用户爆料,指控平安人寿在合同签订前后,以及理赔过程中,存在欺骗诱导投保、隐瞒与合同解除有关的内容与重要条款、业务人员培训和监管缺失等多项违法违规行为。

该用户声称,与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公司陕西分公司签订的人身保险合同生效于2021年5月。只是在2022年4月查出胃间质瘤并报案后,平安人寿保险在未做任何核保的情况下,继续在5月份收取保费,又在5月底要求报销时才被告知拒赔。

同时在2022年5月7日,根据中国执行信息网公开网显示,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被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法院强制执行75万元。而案件缘由,是用户李某在2019年投保平安福上福保险后,在2020年被确诊为双肾肿瘤,却在出院后申请理赔时遭到平安人寿的拒绝。

当时平安人寿所给出的理由,是该用户在2014年就查出腰椎间盘突出症,2017年又被查出脂肪肝和胆囊结石,有肾囊肿可能,该情况在投保过程中并没有主动告知。因此,平安人寿认定这是隐瞒病情,因此解除合同,不予理赔。

与之类似的,还有用户苏某,在2014年12月投保平安人寿的平安智胜人生终身寿险,又在2021年5月因肺部恶性肿瘤入院治疗。然而出院后,却遭到平安人寿以病理报告中“原位腺癌”为依据,以“不符合条款约定的重大疾病标准”的理由拒绝理赔。

事后,在司法介入的情况下,法院认为出院病历中明确标注了“主要诊断:肺恶性肿瘤”,比病理报告更具疾病诊断力。同时也认定,保险公司没有有效证据证明已尽到提示和说明义务,而涉案保险条款也不符合一般人对该类重大疾病的通常理解,最终根据《健康保险管理办法》第21条规定,判决平安人寿赔付10万元保险金。

综合来看,这些拒绝理赔的案例中,似乎都存在平安人寿认为投保人隐瞒病情,进而拒绝履行赔付责任的情况。然而保险购买环节,大都会要求投保人提供医疗、体检等报告单,本该在签保环节进行反复核实来规避的风险和争议,却在理赔环节集中爆发,多少会令人质疑中国平安对保险业务的认真态度。

或者也可以说,平安人寿的销售人员和保险代理人,在签约投保合同之前,并没有严格履行相关行业规则,从根源上欠缺业务能力和敬业心态。

与之相应的,2022年9月9日,据中国银保监会浙江监管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因对保险代理人的培训和管理不到位,被处以警告并罚款人民币1万元。这或许也为深陷隐患的中国平安保险业务,敲响了警钟。

2.保险业务改革期内,新业务价值指标持续下跌。

根据财报信息,2022年上半年,中国平安的寿险、健康险业务实现了589.93亿元的营运利润,占据总利润的69.13%,同比增长17.4%。表面看起来一切欣欣向荣,但在寿险行业的核心指标“新业务价值”数据上,中国平安的表现只能说是差强人意。

所谓“新业务”,指的是寿险公司每年销售的新保单。而新业务价值,也即是新业务预期未来产生的税后利润折现值,足以反映公司经营能力和业务拓展销售水平。

而2022年上半年,中国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的新业务价值为195.73亿元,同比下降28.5%。此前的2021年,新业务价值为378.98亿元,同比下降23.6%。

对于已经将改革推进到第三个年头的中国平安而言,大刀阔斧变更代理人制度之后,新业务价值指标仍无法中止下滑趋势,这或许并不是一个好兆头。

尤其是在保险业务之外,中国平安并没有取得十足进展的当下。

二、讲不好的金融科技故事,不该急切的“开疆拓土”?

企业想要更进一步,必然是要在基本盘上寻求持续拓展。

以保险、银行、投资等多项业务起家的中国平安,已经逐渐和“险企”标签高度捆绑。因此在2018年启用“金融·科技”的品牌关键词,并逐渐通过汽车之家、陆金所控股、金融壹账通、平安健康等子公司、联营及合营公司,从各个不同的细分市场切入,探索推进科技业务。

只是根据市场反馈和财报数据,中国平安并没有讲好金融+科技的故事。不仅各个科技领域的子公司业绩普遍表现较差,部分公司和项目更是陷入长期亏损,甚至引发被监管部门叫停的传闻。

1.汽车金融业务不良率猛增,遭受捆绑销售质疑。

平安银行的车抵贷业务,向来都是零售业务中增速较高的存在。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汽车金融贷款余额超过了3000亿元,在个人贷款业务中占比9.8%,成为拉动零售贷款增长的主力军。

只是据网络消息称,平安银行浙江分行的省内线上线下车抵贷业务,早在今年4月份就被有关部门叫停,工作人员也被分散至银行零售金融的其他部门。尽管并没有披露具体的原因,但经业内人士分析,大概还是和过高的不良率,以及销售过程中的违规嫌疑躲不开关系。

综合平安银行财报,截至2021年末,汽车金融业务的不良率高达1.26%,同比增长0.56%,成为个人贷款产品中不良率增速最高的产品。此外,也有消息称,平安银行在提供汽车贷业务的过程中,涉嫌将汽车金融和其他业务捆绑销售,触犯了法律法规。

2.零售金融业务面临衰退风险,杠杆率触及行业天花板。

据不完全统计,从2015年第四季度2020年第四季度,我国的居民杠杆率从39.2%快速增长至62.2%。但是整个2021年四个季度中,杠杆率基本维持不变,短期内似乎都没有进一步上升的势头。

这或许也意味着各大银行的零售业务,尤其是消费贷款,很可能已经接近居民负债的极限范畴,暂时看不到更多的上涨空间。至少在2022年上半年中,平安银行零售业务在总营收的占比为55.9%,相比2021年末降低了2.1%,出现了衰退的迹象。

而一旦进入存量市场,平安银行也将会面临着估值下滑、营收停滞等风险,在招商银行的竞争压力下,市场空间也会更加狭窄。同时随着高速增长的优势终止,接下来的经营重心,也将更倾向于收缩防御的风险管理。

3.金融科技子公司业绩下滑明显,科技业务疑遭抛弃。

据上半年财报信息,中国平安在金融科技领域的4家主要企业,只有陆金所控股和金融壹账通实现了营收增长。前者实现营业收入326.04亿元,同比增长8.4%,后者营收21.53亿元,同比增长20.4%。

而汽车之家实现营收32.04亿元,同比减少15.2%,平安健康只达成了28.28亿元营收,同比下滑25.9%。

在利润方面,4家企业可谓是“全军覆没”。其中,陆金所控股和汽车之家虽然保持盈利,但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16.2%、40.6%,平安健康和金融壹账通,则是直接亏损了4.24亿元和5.62亿元,各自延续了亏损纪录。

也因此,中国平安在今年7月23日,将使用了近4年的“金融·科技”品牌标识,升级更改为“专业·价值”。这背后,或许并不是中国平安对科技领域的放弃,但至少已经透露出,不再将其视作“第二增长曲线”的意愿。

站在旁观者角度来看,对于中国平安而言,现阶段最重要的或许并不是如何开疆拓土。趁着经济环境进入缓冲期,梳理好内部经营逻辑,可能才是最该做的吧。

参考资料:

《中国平安,问题到底出在哪儿?》——BT财经

《历史转折中的中国平安》——蔡鹏程

《稍感“寒意”?上半年五大上市险企日均少赚1.21亿》——中国经济周刊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载
文章
2022
10/07
17:56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