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
市场继续涨一天跌一天的节奏,周四冰点大跌后,周五间出现大反弹。三大指数两涨一跌,沪指在中字头的带动下大幅上涨0.7%,深成指上涨0.36%,创业板指下跌0.36%。两市个股普涨,涨股数3200多只,跌股数1600多只,个股涨跌中位数为+0.81%。盘面上,某手概念、互联网电商、云办公、AIGC概念等系列数字类板块涨幅居前,中药、Cro概念等逆市小跌居前。两市合计成交额9729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1200多亿元。北向资金净买入超71亿元。盘后突发降准消息。据央行网站,人民银行决定于2023年3月27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6%。该消息超预期,因为大会期间,不管是总量目标还是措辞定性都比较有定力和克制,因此市场预期年内没有太多总量政策。本月mlf超量续作+降准的组合,有利于呵护资金面预期。本次普降0.25个百分点、幅度与2022年两次保持一致,预计释放5000亿元中长期资金,叠加月中MLF超额续作2810亿元,3月合计投放中长期资金近8000亿元。往后来看,货币政策“精准有力”的定性下,结构性支持或是主流。另外,央行从2018年以来,一共降准14次,加权存款准备金率已经从15%降到了7.6%,剩余的空间整体有限了,也得悠着点儿。还会降息吗?可能性或不大。行长在前期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我们货币政策的一些主要变量的水平是比较合适的,实际利率的水平也是比较合适的。”,潜台词就是当前的利率已经够低了。降准的影响,将有利于平抑资金波动、助力宽信用。伴随实体需求逐步修复、宽信用加速进行或加大金融机构的中长期资金需求。让流动性处于合理充裕的水平,能够给市场带来一定的信心提振。据统计,自2008年以来,央行历次降准后A股的表现,从数据上看,降准对股市并没有产生明显上涨或下跌的效应。不过,从最近几年的情况来看,降准后A股呈现了涨多跌少的现象,2019年以来,有过7次降准,其中有5次在下一交易日沪指实现上涨,有6次实现5日累计上涨。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谋划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财联社3月17日讯,指出:要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谋划实施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要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要全力抓好农业农村工作,切实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要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要做好社会事业发展、疫情防控等各方面工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对于国企改革。目前经济增速显著下滑,企业盈利艰难,再次加快国企改革的环境已经具备。未来国企改革的重点应该是全面完善内外部激励约束机制。本次国企新改革将在股改的基础上,有望进一步有效解决A股的三个核心问题:股权结构不合理、信息披露不完善、业绩未能完成释放,或将成为具有历史意义的“二次股改”。数据显示,当前北京、上海、广东省的国有企业数目居前三位,其次为江苏、山东、安徽、四川、湖北、浙江等。从市值占比上看,国有企业占据了A股60%的市值,行业层面,航空机场、港口航运、电力、石油石化、煤炭、钢铁、公路铁路物流行业的国有企业占比均超过86%。从区域上看,上海市先锋区域,并有望扩展至珠海、环渤海、北京等区域,其中股权激励将成为重要手段,一系列金融创新也有望助力国企改革。或可注意上海国企改革概念对应的上海国资委旗下上市公司中具有事件性预期的公司,以及油气开采、铁路投资、电信投资、水、垃圾等公用事业领域受益民资放开的公司等。虽然周五宣布超预期降准,但是也要注意“利好出尽”反向影响的可能性。在全年余下降准空间预期有限的情况下,降准公告后的博弈行为值得关注。”
(特别声明:仅供参考,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特别声明:仅供参考,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观点
2023
03/18
09:56